热文:刘小娜:因《士兵小唱》知名,是军中主持第一人,年老做了演员
没想到,在电视剧 《梦中的那片海》 能看到刘小娜。
(资料图)
说实话,刚开始是万万不敢认的,岁月毕竟不饶人。
到了花甲之年的刘小娜自然是美貌不再了,但精神状态却没得说。
曾经当主持人和歌手时说过 “不行的时候我就退休了,没想过其他的” 的刘小娜没想到自己还宝刀未老,演起了戏。
在《梦中的那片海》里,她饰演的是 佟晓梅的妈妈 ,一个司令员妻子,也是一名医护人员。
戏份不多,主要是作为男女主感情的推动者和见证者而存在的,更多地是作为 工具人 一般的存在。
前期她看起来是有点不近人情的,无论是在百般阻拦佟晓梅的事业,还是不满佟晓梅与肖春生的感情上,都显得关心则乱。
但因为女儿的坚持让她开始正视女儿内心的真实想法,她变得慈眉善目了起来,本质上,她其实是一个善良、关爱女儿的母亲。
不仅对女儿的理想追求不再有二话,而且对肖春生的态度也通情达理许多,可以说是丈母娘看女婿——越看越喜欢。
出乎意料的是,刘小娜虽非演员出身,但在有限的戏份里还是 “圆满完成了任务” 。
似乎,退休之后的刘小娜打算打入“演员”这个行当啊。
此前,她就出演了电视剧 《红星照耀中国》里的宋霭龄 一角,稳重得体,表演可圈可点。
刘小娜蛮让人刮目相看,爱一行干一行,干一行牛一行, “鬓微霜,又何妨” 的这股生命力叫人不可小嘘。
当主持人,她成了军中主持的第一人,当歌手,她多次上春晚,奉献了不少耳熟能详的歌曲,作为一名军人,她更是毫无保留奉献了自己。
她折腾了大半辈子,真正地活出了人生的价值,也真正创造了社会价值。
来自哈尔滨的一个干部家庭,刘小娜作为家中的长女,从小就是个能者多劳的娃。
她的童年少了一点无忧无虑和自由。
完成作业之余,得洗衣、做饭、打扫卫生,她还得照顾弟弟妹妹。
而这还没完,刘小娜还有额外的“功课”—— 练歌、学琴, 她早早流露出了能歌善舞的天赋。
但小孩子嘛,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爸妈不在,刘小娜常常溜去玩儿。
她其实没少挨打,父亲对此也很无奈。
他也不舍得,只是他更想孩子好,有一次,他不打了,反而苦口婆心对刘小娜说:
“能者多劳,你比别的孩子多一份天赋,就得多付出一分耕耘,爸爸希望你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,现在要完成学业也不能落下练歌,你知道你的时间有多紧吗......”
刘小娜羞愧万分,因为父母都是很严于律己和勤劳上进的人。
那一次,她真正感觉到了挫败,因为她好像让爸爸失望了。
后来,父亲的那句话一直鞭笞着她:
“你只有一个选择,那就是发奋学习,你没有偷懒的权利。”
很神奇的,不到10岁的刘小娜顿悟了。
可能刚开始是迫于父母的压力,想取悦他们,但渐渐地,在日积月累中,她发现她自己练就了超出同龄人的 自控力和专注力 ,甚至开始享受自己随意掌控时间的那份游刃有余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阴差阳错中,父母言传身教给刘小娜灌输了 自律上进 的学习能力。
而这也成为了其后来能厚积薄发,成就事业,不断向上的源动力。
很快的,刘小娜开始在当地脱颖而出,大家都叫她继续深造,往音乐学院这条路走。
但刘小娜有自己的主见——因为姑姑和姑父都是军人,她一直对军装心驰神往。
那个时候,当军人可是一件无比荣耀也无比引以为豪的事情。
父母乐见其成,刘小娜顺利被招入 沈阳军区文艺演出队。
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大熔炉里,初出茅庐的她得到了全面的“修炼”。
有前辈带着,刘小娜看到了广阔的新天地,看到了自己身上无限的可能性。
唱歌之外,她跳舞、弹琴、主持、表演都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,因为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,刘小娜成为了 全面开花的佼佼者。
她很争气,接连进入了 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、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, 而且成为了优秀的独唱演出歌手和节目主持人。
1990年,乘胜追击的刘小娜还被调入了群星荟萃、大名鼎鼎的 总政歌舞团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期间,她获得了 第四届青歌赛优秀歌手奖和第五届青歌赛亚军。
刘小娜简直像开了挂一样步步高升。
她歌喉清亮,嗓音有劲儿,尤其适合磅礴大气、鼓舞人心的军旅歌曲。
她的《士兵小唱》《军营歌谣》《咱们驻澳兵》等歌曲不仅获奖无数,还有着极高的传唱度 。
其中 《士兵小唱》 更是一骑绝尘,成为了她绝对的代表作。
刘小娜也凭借靓丽身姿,高亮的歌喉成为了春晚的常客。
1990年参与 春晚 录制演唱 《梨园彩虹》 引起不小热度后,与高峰合唱 《大中国》 惊艳众人,她于1995年再次登上春晚,演唱了 《士兵小唱》 ,把这首歌推向了另一个高峰。
迄今,不少军训集训的场合,还能听到《士兵小唱》的旋律。
按照这个趋势,她早晚有一天能大火乃至达到歌唱艺术家的位置的。
但是刘小娜偏偏“走歪了路”——放着前途似锦的歌唱事业不做,她 更加沉迷于做主持人。
要知道,与歌唱相比,主持是吃力不讨好的,常常是歌手的配角,经常被“一剪没”,更多是 一个名为台前实质为幕后的工作。
不仅要从头站到尾,而且面对的观众也少,最多也不过区区几万人,到头来不仅不被人记得,还被无视,被评“没有技术含量”。
这是一个甘为人梯的职业。
大家自然都不爱干,可刘小娜却主动请缨了。
为什么?
因为她热爱解放军,热爱这身军装。
刘小娜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。
她不在乎当主角还是当配角,她只知道只要战友们需要她,她可以像一块砖一样,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。
这是不容易的,对于这种全国瞩目、政治性强、影响范围光、纪律性强的演出,不夸张地说,说错漏说哪怕一个字都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过错。
刘小娜背后的付出是难以想象的,她台上的一分钟是台下的十年功。
但她的付出和收获远远是不成正比的,远不及电视主持的风光,更经常做 舞台主持 的刘小娜也注定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出名。
在部队、军营、边防战线,她是名副其实的 “军中主持第一人”。
“我能为我最亲爱的战友们,广大的指战员们去做主持,鼓舞他们在不同的年代,为保卫祖国、为建设祖国做出他们的贡献,我很自豪。”
对此,刘小娜一向无怨无悔。
有一回,去内蒙古进行慰问演出主持的路上,她的肚子变得疼痛难忍。
好不容易挺到医院,却被诊断为 阑尾炎 ,发高烧的她被要求马上手术。
但刘小娜却拒绝了,她选择了保守治疗。
大家都不理解,医生说她不知轻重,而朋友也指责她拿生命开玩笑。
但只有刘小娜知道,她不能让战士们白等,也不能辜负自己的使命。
她犟得很,力排众议,吃了止痛药退烧药之后就走上了简陋的演出舞台,台下有恳切期待着的战友们。
站着挺拔的军姿, 她要站好这一岗。
刘小娜发现,在非常时期,人的潜力是巨大的。
几个小时里她强忍疼痛靠着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、心理素质和忍耐力完成了任务。
临了,掌声如雷,刘小娜如释重负,她没有对不起这身军装。
看到战士们的热烈反响,她觉得一切都值了——作为一个军人, 舞台是她的战场,她很欣慰自己没有当逃兵。
也许不及前线战士,但她也全力以赴,她立志担当起作为一名军人的重任,即使 作为文艺军,她也从不居人之后。
刘小娜很庆幸自己从小就修炼了主持和歌唱的才能,她觉得仿佛是上天赐予她的使命。
“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,是为自己服务的,因为有了这个一技之长,我才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的最高价值和理想信念,才能给祖国做出一些哪怕微不足道的贡献。”
如今年华不在,但当了演员的刘小娜依旧在开拓自己的新可能,依旧 “会挽雕弓如满月”。
她身上的那股劲儿,那股不服老、不服输的顽强生命力丝毫没减损,她是老了,但还年轻着。
——原创不易,敬请点赞关注——
标签: